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教育学专业建设与发展,依据《晋中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党字【2011】16号院字【2011】82号)和《晋中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院字【2011】120号),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教育学专业“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我校“立足晋中,服务地方,面向山西,辐射全国,为教育一线培养理论知识坚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服务面向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以地方教育发展为导向,以地方为依托,加强知识结构的调整;以课程建设与发展为依托,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和资源配置;以学科为依托,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进行重点培养。
二、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
针对“十一五”期间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不足,我们提出“十二五”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如下:
立足晋中,面向山西,辐射全国,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教育事业、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科研人才;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为重点,将专业建设成为校级重点专业。
经过五年的建设,培养的人才质量应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扎实的教育理论及学科专业知识,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并具有展现教师美好形象与气质的艺术素养。
通过五年的建设,教育学专业全日制本科学生总数达到240人。
三、专业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05年9月,我院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6年9月,我院开始招收第一届全日制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当前,教育学专业正处于发展时期,现有在校生342人,任课教师15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11人。
“十一五”期间,教育学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了许多的努力,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培养的人才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
(1)专业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培养目标来看,还不能紧紧围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战略高度重视专业的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2)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轻视实践能力培训。根据有关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是他们感到自己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在教育类课程内部存在“学科主义倾向”,重理论性课程而轻技能性和实践性课程、课程内容老化等问题。从课程实施上看,倚重课堂教学、理论传授,忽视实践等。致使学生难以获得有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缺乏实际教育教学能力,难以更好地服务基层学校,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社会适应。
(3)实践教学手段单一,轻视教师教育能力培养。“十一五”期间,在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由于受到师资、经费、基地建设等软硬件条件的局限,总的来说,实践教学手段还是比较单一的,主要集中在大四第二学期的六周集中实习,且以分散实习为主,也就是学生回到生源地进行实习,缺乏监督机制,使得理论教学不能很好地与教育实际相联系,造成理论学习与教育实际的脱节现象,制约了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基于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我们在2010年重新修订了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加强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2.改革思路与措施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调整课程设置,适当减少理论课程比例,如减少某些理论课程的课时数,或删减某些理论课程,或将某些理论课程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同时增加实践性教学课程比例,如增加原有实践性课程的课时数,或增加新的实践性课程。
(2)积极探索与地方教育部门合作培养人才。经多次协商,我院与榆次区教育局签订协议,将榆次区下属各城区及乡镇中小学都作为我院实习基地,形成长期合作的良性机制,为我院与榆次区教育局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课程与教材建设
1.课程与教材建设现状分析
“十一五”期间,教育学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以系统的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了“平台”加“模块”的课程框架。课程设置包括了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平台、专业拓展平台四个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三个模块,专业方向平台包括汉语言和英语两个模块,专业拓展平台包括教育拓展类课程、心理拓展类课程和艺术课程三个模块,从文化基础的奠定、教育观念的建立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三个方面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根基。
“十一五”期间,我院开设的所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都编写了教学大纲。
“十一五”期间,我院教材选用严格执行《晋中学院教材管理规定》,以“统”“新”“优”的原则选用教材。“统”指选用统编教材;“新”指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优”指选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及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
2.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是教育学专业建设的核心,合理的课程体系与内容设置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们将依据应用型人才素质的要素,以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教师素质要求为目标,在原有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比例,以校级精品课程和课程自主开发等为重要依据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争取在现有一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再建设1-2门校级精品课程。
教材建设方面,一方面仍坚持严格执行《晋中学院教材管理规定》,以“统”“新”“优”的原则选用教材,一方面鼓励专业课教师编写质量较高、特色鲜明并与我院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应用性教材。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省部级教材,对于获得此类立项的教材,在经费上给予匹配和资助。鼓励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教材向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方向发展,使课程教材建设达到较高的水平。拟定出1-3本教材。
3.主要措施
1.改革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性课程比重,构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课程内容体系,开发应用性课程。围绕教育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优化组织课程结构,继续强化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核心地位;在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上开设十多门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修12学分的课程;开设五门艺术课程,要求学生进行“五选三”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专业实践课程新开设两门实践性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实训、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毕业实习由六周延长为一个学期的中小学顶岗支教。
2.注重精品课程建设。按照“全面建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保证质量”的原则,在保证全部开设课程达标的前提下,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和导向,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努力有1-2门校级精品课程,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提升。
3.强化学科背景建设。在学生具备专业深厚理论功底的基础上,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设置两个专业方向课程:汉语言方向和英语方向;为利于高年级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化,设置两个专业拓展课程:教育学和心理学。从大三第一个学期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意选修一个方向和一个专业拓展课程,继续深化学习。
4.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和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注意选用近五年来出版的、高质量的新教材,同时鼓励教师参编质量较高、特色鲜明并与我院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自编教材。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省部级统编教材。鼓励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教师出版教材,使课程建设达到较高的水平。力争在5年内出版2-4本教材或专著。
5.继续修订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增补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
(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现在的实践教学体系
经过“十一五”建设,本专业现在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外见习、集中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情况如下:
(1)整个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一方面体现在实践性课程比重小,一方面体现在学生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短而集中,见习两周,实习六周。无法满足师范生实践性教学的需要。
(2)实践教学形式传统,手段单一。实践教学组织形式还停留在见习和实习两种传统的形式上,缺乏创新性的手段,致使部分学生认为见习和实习就是那么回事,主观认为见习和实习不会有多大的收获。
(3)缺乏教育科研创新性训练。
2.改革目标
针对“十一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薄弱,“十二五”建设将根据教育学专业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探索实践性课程设置的比重,构建“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即贯穿以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体,以培养训练学生教学基本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及艺术素质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的四大模块,且将“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纳入课程设置体系。
3.主要措施
首先是实践教学技能培养模块,通过课程实习、教育见习、顶岗支教和教育调查等方式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
其次是大学生创新科研能力培养模块。实践教学不等于教育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院由院长亲自担任组长,成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小组,创建“导师+顾问+学生”的培养模式,争取每年有50名学生参与创新实验小组。到2015年,争取建设3-6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建设8-17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再次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模块。以我院与晋中市教育局联合成立的“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为依托,以榆次区中小学为实践基地,从本专业选拔优秀学生50名,深入到榆次区各中小学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一方面服务基层学校,一方面提高学生心理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第四是艺术素质培养模块。结合教育学专业发展的需要,开设声乐、钢琴、舞蹈、美术和语言五门选修课程,连续两年并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三门,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及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等教学基本技能。
实施“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增加了实践性课程比重,而且丰富和完善了课程体系建设,使我们的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案。
(四)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现状分析
我院心理学实验室创建于2008年,舞蹈练功房、画室、钢琴房、微格教室建立于2000年,主要为教育学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舞蹈、钢琴、绘画、语言等学科的学习服务,为我院学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院仅有的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目前仅能够完成简单的心理学实验,但由于场地小、仪器少、软件跟不上,而且在使用的这三年中,没有任何投入,不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求。我院开始招收本科专业学生以来,我院已经拥有教育学本科、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还准备在一两年内建设心理学本科专业、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在校规模在600人以上,实验室设备无法满足教学和学科建设需要,我院心理实验室建设面临着很大困难
另外,我院有一个能容纳30人的微格教学实验室,两个能容纳40台的钢琴房,一个能容纳20人的舞蹈房,一个能容纳20人的美术教室。这些难以保证学生技能学习的基本需要,同样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2.改革目标
2012年,我校面临新校区的搬迁工作,这对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来说是一个发展契机。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扩建心理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和团体心理辅导室,建设4个标准的微格实验教学室,另外,舞蹈练功房、画室、钢琴房等的设施、条件都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十二五”期间,我院拟计划进行以下建设:完成新校区的搬迁工作,完善现有专业实验设施,积极建设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完全满足我学院专业教学需要,基本满足教育学、心理学所有课程教学需要,能够对社会进行开放,发挥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服务社会的功能。
在已经达到百分之百满足我院学生实习基地需要的基础上,强化与榆次区教育局合作共建中小学实习基地,巩固榆次区中小学实习基地,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扩大与地方教育发展的交流和沟通渠道。
3.主要措施
(1)树立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服务。因此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理清三个认识:一是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他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二是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其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三是实验教学与时俱进,与现代实验技术结合,内容进行更新,手段和方法先进。
(2)加强实验、实训室硬件建设
实验室硬件建设包括场地落实、设备采购和环境建设三大方面。在新校区建立后,我院将在现有基础上扩建心理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和团体心理辅导室,再建设1个心理实验室、4个标准的微格教学实验室,另外,进一步改善舞蹈练功房、画室、钢琴房的设施、条件。
(3)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要制定实验教师业务培训计划,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和管理水平,使她们成为“双师型”教师,能够承担多门学科的实验带教和管理任务;要制定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积极完成实验室各项工作任务。
(4)建立和完善实验、实训的教学体系
要围绕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实验课程内容和结构,调整、充实课程的实验环节,在修订新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修订新的实验教学大纲和新的实验指导书。要改革传统的实验、实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加大实验教学信息量,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促进虚拟、仿真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5)加强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目前我院实验室没有配备专职实验人员,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必须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细化和明确实验室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做到科学设岗、合理定编和竞争上岗,完善实验室人员的考核办法。
建立健全实训中心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实训中心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6)保持与榆次区教育局的合作,保障每届毕业生到榆次区中小学实习基地的顶岗支教活动顺利开展,巩固榆次区中小学实习基地建设,满足我院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
(五)教师队伍建设
1.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本专业现有教师共15名,其中职称结构为:副教授4人,占总人数25%,讲师10人,占总人数68%;学缘结构为:外省高校毕业人数8人,占总人数53%,本省高校毕业人数7人,占总人数47%;年龄结构为:45-50岁以上5人,占总人数31%,35-45岁9人,占总人数56%;学位结构为:硕士12人,占总人数81%;双师型教师7名,占总人数47%。
2.建设目标
“十二五”建设,计划专业教师总人数达到18人,教授2-3人,副教授4-8人;博士1-2人,硕士15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手2-5名;建设校级教学优秀团队1-3个,省级教学优秀团队1-3个,再增加5-6个双师型教师,争取所有专业课教师都成为双师型教师。
3.主要措施
(1)实施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建设思路。尽力引进高学历高学位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业务进修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搭建访学、考博平台,同时大力扶持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让学科铸就人才,让人才带动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
(2)通过科研、教研立项,资助出版专著,资助论文发表版面费等方式,促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成长。逐渐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突出学科带头人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带头人作用。
(3)加强与地方教育机构的合作,聘请地方中小学教学名师、教育管理者来我院做学术讲座,并指导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同时也鼓励我院教师走进地方中小学课堂进行观摩学习,相互学习,相互沟通,补充我院教师实践性教学的知识,提高我院教师实践性教学的能力。我院制定了《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深入基层学校制度》,以制度化的形式保障了与地方教育机构合作的长效性。
(4)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功能。制定《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研室工作细则》《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听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每周开展一次教研室内部活动,每次活动都围绕一个学术性话题进行研讨;每学期各教研室都组织内部教师之间相互听评课;教研室内部新老教师相互结成对子,老教师带领新教师等。这样,每个教研室内部教师们之间就形成了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共同研讨、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良好氛围。
(5)在科研方面,五年内,争取承担省级教科研项目5-8项,出版著作5-8本,发表学术论文总数达到70余篇。获省级优秀成果奖3-5项。参加省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至少15人次。
(6)壮大应用型教师的队伍。我们要创设条件,鼓励教师参加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获取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争取专业课教师都成为“双师型”教师。
四、保障措施
1.加强专业建设的组织领导
专业建设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根本性的任务,是学院改革和发展的大事。要建立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专业负责人与学院领导共同负责指导专业建设,负责制定完善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实施计划,确保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2.加大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
学院每年投入一定数量的专业建设专项经费,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手段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图书资料的购置等方面,确保专业建设的需要。
3.加强专业团队建设
在教师培训和引进方面,优先培训中青年教师,优先引进985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同时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梯队合理,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机制,抓紧抓好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参加较高层次的专业进修。强化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师整体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
4.强化教学管理
健全和完善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行为。通过制度建设,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加强教学各环节管理,把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较高、服务意识较强的教学管理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队伍保障。
5.加强社会联系,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专业建设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积极吸收社会各方面专家的意见,认真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使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
执笔人:张俊(专业负责人/副教授)
审核人:刘月红(院长/副教授)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0一一年十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