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廉故事 | 聆听清廉声音 品味清廉文化(二十)
2022-06-02

树清廉之心,行清廉之事,做清廉之人,创清廉之校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子对廉洁的诠释。为进一步加强清廉文化建设,特别推出清廉故事专题,以“小故事”引出“大道理”。

张富清:

比一比就会知足感恩

.

.

张富清,1924年12月出生,陕西洋县人,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1985年1月在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他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尘封功绩60多年,直到2018年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他的事迹才被发现。2019年6月,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9月,获得“共和国勋章”。

张富清老两口的家位于来凤县建行宿舍楼2楼。近40年过去了,楼上楼下、左邻右舍都已翻修一新,老两口的家还是老样子。墙腰上淡黄色的油漆斑驳脱落,水磨石地板被磕出不少小坑,客厅里依旧摆着那张磨损的沙发,厨房里,厚实的铁锅架在简易的煤气灶上,窗户一开就是天然的“抽油烟机”。

“吃得好、住得好,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没有什么要求了。”谈起生活条件,老两口却总是淡淡一笑。

儿女们也早已习惯了家里的简朴。在卯洞工作期间,他们一家住在一座年久失修的房子里,一大一小两间,共20多平方米,三张床挤了两个大人、四个小孩。父亲张富清那时候分管财贸和机关工作,但从来没给家里安排得好一点儿。大姐患有脑膜炎,多年看病花钱,他们也从没找组织特殊照顾。

做人要知足,懂得感恩,不给组织添麻烦,是张富清一家常常念叨的话。他们的秘诀是“比”:和过去比,和困难群众比,和牺牲的战友比,一比,就觉得很知足,很幸福。

2018年,因患白内障,张富清接受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按规定,张富清的医疗费用可以在离休单位全额报销。

结合病人和家属的实际情况,医生在手术前征求张富清和家人对人工晶体的意见。

“人工晶体有很多档次的,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您选用7000元到15000元左右的,当然,也还有更好的……”

“那就7000元的!”还没等医生说完,老人家就选定了。

手术前几天,张富清在与同病房一名病友的聊天中得知,对方选的人工晶体竟是3000多元价位的。

得到“机密信息”,张富清立即去找医生,坚决要求给自己换成3000元的。

“他是自费,所以选便宜的,您是公费,可以考虑7000多的。”医生劝他。

“群众能用的我怎么不能用?公费也是国家的钱,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张富清态度坚决。

张富清的先进事迹被广为宣传后,荣誉接踵而至,一家人的生活却依旧平静、恬淡。馒头、油茶汤、黄豆合渣、青菜,是老两口吃习惯了的,剩下的第二顿接着吃,绝不浪费,旧衣服也依旧不允许丢。二老穿戴整洁,相扶而坐,笑声朗朗。

变化也不是没有。“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张健全说,“获得荣誉后,父亲总念叨着要怎么更多回报党和国家、人民,我们也要把这份从小耳濡目染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精神践行好、传承好。”

谭彦

清正廉洁“铁法官”

.

.

谭彦生前系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他在审理案件中,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向恐吓低头。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1989年被诊断患有纤细空洞性肺结核,他以惊人的毅力与病魔进行抗争,用更加忘我的工作实践自己“活着就要工作”的誓言。在1993年至1994年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审理案件108件,高出全院人均审案件数44%;结案105件,高出全院人均结案50%,两项工作指标都名列全院第一,而且无一发回改判。

任法官20年间,谭彦始终不为钱物所动、不被人情左右,坚决不办关系案和人情案。在开发区法院1994年的廉政记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谭彦,一年拒贿6000余元,拒请吃15次。”不为人情所动,不受金钱诱惑,不被权力左右,不向恐吓低头,这就是谭彦的铮铮铁骨。谭彦常说:“我们是人民法官,在法庭上,要忠实地捍卫法律的尊严;在法庭外,还要用自己的真情,感染和教育更多的人学法、懂法、守法。”他建立了缓刑罪犯回访制度,帮助他们弃恶从善、重新做人。

1994年,谭彦连续5天高烧不退,仍坚持出庭。同事实在不忍心,就连拉带拽把他送进了医院。医生看过他的胸透片后,直呼“不敢相信这个人还活着”。在开发区法院1993年7月至1995年7月的考勤表上,总共560个出勤日,除去48天因病请假,剩余的512天谭彦保持全勤。

凭借对司法工作的满腔热忱,谭彦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十大中国杰出青年卫士等荣誉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04年11月28日,这位与病魔抗争了15年的“铁法官”永远倒下了。同事整理谭彦遗物时,在他的办公桌下发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生命就如一朵火焰,渐渐烧尽自己。但当一个孩子新生了,他就得到一个新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