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教育|自信自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文化新篇章
2023-05-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党的二十大重大理论创新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升华,形成了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福建全省宣传文化战线要结合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指导意义和实践要求,坚决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扎实推动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自信自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文化新篇章,汇聚全方位推进福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植根中华文化沃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而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又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实现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是贯穿体现“两个结合”的集大成者,也是科学运用“两个结合”的理论产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书写文化新篇章,必须始终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光辉思想旗帜,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深化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调度机制,积极创新理论武装理念、方法、手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切实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深深印在脑海里、融入血脉中。发挥福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优势,建强用好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实施新思想“探源计划”,探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组织模式创新,激发全省社科资源和研究力量,孵化培育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着力强化宣讲阐释,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健全理论宣讲普及工作体系,打造“福小宣”理论宣讲特色品牌,构建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理论传播矩阵,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分层次、多渠道、立体化宣传普及,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哲理道理情理,进一步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现代化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可见,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那种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中国特色”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是精神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前提;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不同程度地规定和影响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向着从“物的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的更高境界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思想,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诉求,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新发展阶段有力应对世界思想文化激荡和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必须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书写文化新篇章,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根本要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特别倡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用初心砥砺信仰、用理论坚定信念、用实践增强信心。充分发挥文艺工作以文化人、滋养精神的作用,创作生产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闽派”文艺精品,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新时代文艺惠民八闽万村行等活动,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火热实践中锻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创新开展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工程,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增效,完善先进典型选树和关爱礼遇机制,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强大能量。

必须坚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相统一,以文化创新创造赋能福建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部署,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信自强”,我们党文化自信理论维度的变化发展,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曾感慨:“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内在联系,赋予了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大使命。长期以来,福建以悠久的历史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深沉的精神追求,为文化发展创新提供源头活水,实现了文化形式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文化心态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文化供给从粗放式到高质量的转变,彰显了“福建作为”,凸显了“福建智慧”。新征程上,福建也必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文化自信自强激活文化创新创造,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创新力、创造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强省,为福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动力。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包括文化的现代化。书写文化新篇章,要按照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深入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三年行动计划”,传承弘扬海洋文化,深化“福”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围绕朱子文化、船政文化、侯官文化等,着力构建福建文化标示体系,让八闽文化绽放出更为璀璨夺目的时代光彩。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表现形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完善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促进文化生产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产业体系、供给体系。要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创新思维,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动省市县三级媒体融合改革,不断健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集团)改革,促进福建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必须坚持提升传播效能与构建话语体系相联动,在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中凸显福建特色

翻阅历史篇章,感知时代伟力,中华大地上的沧桑巨变,生动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视角。世界越来越期望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文化是文明的载体和厚重基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传播体系。福建倚山临海,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今,我们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传承八闽大地熠熠生辉的华彩文脉,拥有侨务大省、“海丝”核心区的独特优势,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福建声音,具有无比广阔的世界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书写文化新篇章,要创新文化“走出去”方式,积极构建多主体、多渠道的大外宣格局,善于将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相结合,善于借助新媒体,在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技术等方面探索发展更多具有福建特色的模式和品牌。坚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把宣介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播优秀当代文化结合起来,实施“福”文化海外传播计划,办好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海丝国际茶文化论坛、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活动,拓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福建路径,激扬跨越山海、超越国界、融通心灵的文化力量。进一步聚心聚力聚智,扩大国际“朋友圈”,打造国际传播矩阵,拓展国际传播新空间,以新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生动展现中华大地的壮丽画卷,全面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