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的基础性工作,是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根据《晋中学院2014-2016年课程建设规划》和《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2016年课程建设规划》的精神,制定了课程论学科的课程建设规划。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以加快课程教学基础条件为保障,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课程建设目标
课程论是从教育学中分化出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课程问题,揭示课程规律,指导课程实践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师范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课程论的一般理论问题,熟悉不同的课程理论流派,理解课程形成与发展所遵循的规律,掌握课程研制的内容、原则及方法。而且还要逐步形成学生对课程问题的分析能力,课程开发与研制能力,课程研究能力。
作为一门20世纪才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新兴学科,课程建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几年的课程建设,使课程论学科发展成为院级精品课程,并力争成为校级精品课程。促进该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并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三、课程建设的任务
(一)教师队伍建设
该课程目前只有一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在今后几年的发展中,要培养师资队伍,形成课程教学团队,鼓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主持课程建设工作,配备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队伍,逐步形成一支知识和年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确保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视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论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所以,本门课在系统讲授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的设计。
1.理论课程的设计
本课程理论课程的学习包括四大模块:即有关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论的研究对象和发展过程、课程概念、层次、与课程有关的教学材料);课程的基础和主要流派;课程研制过程(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组织和类型、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
2.注重实践教学的设计
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的设计,尽量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讲授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普遍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在讲授的过程中,将相对晦涩的理论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对课程的感性认识。
二是使用问题教学法模拟实践。在教学中,针对某一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的课程问题,如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启发学生转换角色,以实际操作者的身份模拟分析、开发、实施、评价课程。
三是进行实践观察、调查。依托学院课程中心定点联系学校、实习基地、教研基地,让学生走入学校、接近师生、进入课堂,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同时,丰富感性经验更好地理解课程理论。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普遍感到课程论并不枯燥,课程理论来源于实践且指导实践,教师是课程的研制者或二度开发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理论问题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材建设
优先选用省部级规划教材和优秀新教材,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规划教材、协编教材和校本教材的编写,规范、严格教材的选用程序,完善并严格执行教材选用制度,加强教材管理。
(四)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倡导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课程教学应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原则,在科学合理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运用好网上课程教学平台,推动师生网上交流与互动,提升学校课程教学现代化的整体水平。
(五)推进课程考核改革
积极推进课程考核改革,注重对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强化课程过程性考核,促进考核形式多样化,努力做好过程考核记录;加强总结性考核,题型设计要不断创新,考核内容要宽厚兼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
执笔人:姜婧
审核人:杨建艳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一四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