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了积极推动基础写作课程的各项改革,尽快把基础写作课建成具有一流教学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特制订课程建设规划。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1、树立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课程建设体现现代化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形成自我特色。
2、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研究对象等,对课程的体系及内容有总体的认知。基础写作是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层次的科学研究能力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基础写作课的自身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大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正确处理经典与现代、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课程内容陈旧老化、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的现状,使教学全面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及人才培养。
4、及时引进基础写作学科前沿成果,教学内容不落后于学科研究。充分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保证教学内容与写作学科发展相适应,及时反映写作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体现新时期国家和辽宁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5、与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相适应,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基础写作的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要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积极引进并合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电子讲稿及网络助学课件等辅助教学,构成多媒体、网络环境、文字教材和教师讲授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为传统课程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7、组建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在精品课的建设中,培养并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注重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为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为造就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并以此为培养模式,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质量并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以点带面,形成一支队伍,造就一种氛围,以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优化发展模式。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校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结合基础写作课程特点,课程建设内容主要是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一)建设一流的教学队伍
1、进一步改善现有师资队伍的结构,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
2、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进修,攻读博士学位。
(二)设计一流的教学内容
搞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深入持久地进行教学改革,特别是加大课程内容的改革力度,加速改变课程内容老化的现状。
1、基础写作的基础理论。这一部分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基础写作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及知识结构和能力特长,引导学生处理好基础和提高的关系。
2、基础写作研究方法。这部分课程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以更好提高写作能力。为此,课程将设立如下内容:基础写作各部分内容的研究方法,包括写作准备阶段的各种方法研究、运思阶段的各种方法研究、表达阶段的各种方法研究,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研究等。
3、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性强是基础写作课程的主要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践环节的安排。
(1)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理念。在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明确每一章、每一节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教学目标,强调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强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突出写作理论的应用价值,突出实践教学与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切实解决学生三方面的问题,即所学知识的系统化问题,疑难知识点的突破问题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要全方位运用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这主要包括:在教材中,适当加入实践教学的内容,如设计实践性较强的训练题等。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多运用启发式、答疑式、讨论式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注重把教材、教师和学生有机联系起来,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能力、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把课程内容与实践教学环节事先确定下来。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上,要体现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在试题中要增加考核学生创新思维和运用能力的试题的比例。此外,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每一轮课都要安排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实践调查,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实际中的新闻人、新闻现象、新闻事件等,完成专题写作报告。要指定学生阅读或查找必要的参考文献,特别是要布置一定数量的外文资料或原版教材。
(三)探索运用一流的教学方法
1、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探索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生活调查、仿真模拟、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创造有利于师生双向交流,教学相长的教学气氛,注重调动学生的课内外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现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在课程建设实践中,积极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的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讲解、课堂讨论、学期考核和课外沟通等多种教学方式协调整合,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洞察力以及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形成问题与写作心笔不离的写作习惯,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四)建设一流的系列化教材
1、由主讲教师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比较知名的教材,如董小玉的《现代写作学》,蒲永川的《写作与文选·基础写作》和近年来引入的国外关于基础写作基础理论的文献,力争编写更加适应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基础写作学科发展需要的基础写作教材。
2、结合基础写作学科发展的实际建设相关课程的集多媒体教材、文字教材、网络课件、网上资源及网络环境于一体的立体化教材。
(四)坚持一流的教学管理
1、搞好与课程相关的教学文件修订。
(1)编写教学大纲。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要突出“教学相长,理论与实践互补,继承与创新并重”的特色,教学大纲要明确体现三方面的内容,即基础理论、实践环节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应用。
(2)设计教学方案。教学方案设计要包括六项主要内容:第一,确定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与一般性知识点;第二,确定富于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调查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第三,确定教学方式。即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要求,设定相应的教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课外自学,网上交流,实践调查等;第四,确定文字教案、电子教案以及电化教学课件的内容。第五,确定有效的教学手段,包括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以及实验室内的科学实验等;第六,确定不同学习阶段、学习内容的评定方法。
(3)完善试题库。试题库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写作试题库建设的重点是试题内容、试题管理及试题库的运行机制等,最终成果是利用计算机按照预定要求进行试卷的自动生成并能够随时修改补充的试题库,以避免人工命题的随意性和片面性,保证命题组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有平时考察、期末考试等。
平时考察以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主要内容,重在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期末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基础知识包括课程的所有知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占30%。实践能力主要指运用学过的基础写作理论和方法对给出的材料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占70%
三、课程建设的进度安排
力争把基础写作课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具有一流教学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1、近期目标:在三年内成为校级精品课程。
2、远期目标:在五年建成省级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