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课程建设是一个学校最基本、最根本的建设工作之一,是教学改革,学科专业建设的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抓好课程建设,尤其是重点课程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晋中学院2014-2016年课程建设规划》和《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2016年课程建设规划》的精神,制定了教学论课程的课程建设规划,以建立具有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切实加强教育学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促进教学基本条件,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课程综合质量的提高,努力实现教学考核手段和教学管理水平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二、课程建设的目标
教学论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综合学科,其理论性要求学生掌握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技术,学会用专业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教学问题;其实践性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技术有效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要把本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实践,并强化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三、课程建设的内容
(一)教师队伍的建设
1.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师资质量
本课程目前由一名教师主讲,没有形成合理教师团队。在今后的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增加一名或两名主讲教师,鼓励有教学管理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教学团队。注重教师的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授课教师的学术造诣,提高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逐渐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
2.加强对外交流,注重知识更新
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就目前的教育形势看,中小学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多深入中小学的教学实践,密切关注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动态,把落实与传播新课程的理念作为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课程内容建设
1.密切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新的教育理念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素养的提高。如何使未来教师适应基础教育的革命性变革,是我们面临的新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先进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专研各科课程标准,认真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很好地把握基础教育课程课改的动向。
2.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我校以培养服务地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合地方中小学需要的中小学教师。课程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知识,了解教学理论的新的发展动态及新的理念;更为重要的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锻炼教学的基本技能。
为了促进学以致用,本课程设计中除了理论课的讲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本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主体等内容,共计22课时),之外设计了包括到中小学课堂现场观察、录像案例分析、合作设计(教案、课件或培训项目)以及学生上讲台试讲等实践性环节。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如承接教学设计的一些小项目,组织学生合作完成。具体的课时安排为到中小学观摩、学习(4学时);学生课堂教学尝试(6学时);教学录像观看、讨论(2学时)。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综合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灵活运用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自主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
要进一步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重,实践环节包括教育见习、专业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基本功训练等多种环节。另外,要积极邀请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作为该课程的兼职教师,让他们走进课堂我们的课堂与学生交流,直接对师范生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技能进行培训。
另外,本课程在学生的考核方面,希望可以改革传统的考核办法,学生的期终成绩由学生的作业(教案)成绩、教学技能训练课成绩、书本理论考试成绩三方面组成,其比例为2:4:4,增加教学技能训练课的课时。
3.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不断拓展课程资源
在课堂上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学习资源、交流互动;运用数字化微格教室开展教学技能训练;在教育实习中运用便携式摄录编设备以方便学生观看后进行总结反思,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执笔人:姜 婧
审核人:杨建艳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一四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