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廉故事 | 聆听清廉声音 品味清廉文化(七)
2022-05-20

树清廉之心,行清廉之事,做清廉之人,创清廉之校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子对廉洁的诠释。为进一步加强清廉文化建设,特别推出清廉故事专题,以“小故事”引出“大道理”。

洪学智:带头严守“铁令”

.

.

洪学智将军两度出任总后勤部部长,是掌管钱财最多的军队领导。他带头执行廉政规定,从不利用特权为自己及家人谋取私利。

洪学智定下许多规矩:下部队严格“四菜一汤”,就餐摆酒一律不喝,任何时候都不许用公家的钱请吃请喝,饭桌上不许有剩饭、部队和下级送的礼一律不收,不允许子女搭车等等。后来,这些规定被其下属归纳为“八条铁令”,始终认真执行,谁都不能触犯。

洪学智经常到部队、地方调查研究,遇到部队与地方领导送礼,他一概拒收。

有一次,洪学智下部队,在乘车返回的途中,发现车上多了一布袋花生,立即追问是怎么回事。工作人员报告说,是基层官兵的一点心意,特意从地里挖了点送给您的。洪学智立即生气了:“我们到部队,吃住都在部队,给人家添了那么多麻烦,走了还拿部队的东西,哪有这样的道理!”洪学智还说:“我现在管的是全军的钱物,到部队里去哪怕是拿了一点东西,占了一点便宜,官兵们会怎么看、怎么想?如果身居要位的人这个拿一点,那个占一点,必然会带坏部队风气。部队风气如果坏了,怎么还能指望他们去好好打仗!”

以后,洪学智还多次拿这事教育大家严守他的“铁令”。

还有一次,洪学智到内蒙古视察,当地领导安排参观鄂尔多斯羊绒衫厂。厂领导准备了几件羊绒衫,请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千奋勇转给洪学智,希望能够帮助扩大宣传。千主席征求洪学智的随行人员邢秘书的意见,秘书说,首长不会收的,您还是别去碰他的规矩。千主席坚持道:“这是我们这里的特色产品,是请首长帮助扩大宣传,我直接去跟他解释。”最终,羊绒衫还是被悉数退回了。

邢秘书在洪学智身边工作24年,只有一次动过“破例”的念头。那一次他陪同洪学智到安徽芜湖调研,当地政府的同志送给首长一个砚台,邢秘书觉得这东西对首长练习书法、健身有用,就自作主张收下了。结果报告洪学智后,还是挨了一顿批评。洪学智语重心长地说:“收了第一次,就会收第二次,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这些看似小事,许多人犯错误都是从这些看似点滴小事开始的,所以必须从细微之处做起,从严做起。”最后还是按他的意见退了回去。

洪学智不收礼也不送礼。有一年春节前夕,工作人员善意提醒他,“您是不是也适当给领导同志拜拜年?”他摇摇头表示不妥,说:“首长们那么忙,有事工作时间就汇报了,没有必要节假日期间再去打扰,人家也需要过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节日,我们不要去搞那些庸俗添乱的东西。”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逢年过节,他一定会去探望老帅或老帅的遗孀们,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洪学智动情地说过:“老帅们为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要心里永远记得他们。”

叶飞:廉洁自持如玉 两袖清风徐来

.

.

叶飞是戎马一生、屡建奇功的开国上将。解放战争期间,叶飞出生入死,战功卓著。新中国成立后,叶飞仍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改革开放奉献自己的全部。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待人诚恳、公道正派,严于律己、艰苦朴素。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创业的岁月,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日子里,叶飞同志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上流行“首长金剪刀剪彩”,一些商家喜欢邀请高官为其“站台”,约定俗成地,开业剪彩用的金剪刀归剪彩者所有。身居高位的叶飞也是商家们瞄准的对象之一,1994年,有人请叶飞去参加某公司奠基典礼,说用于剪彩的金剪刀价值5万元,剪彩后即送给他。叶飞闻言气愤地说:“别说5万,就是50万,我也不去。”

人常说,子女,是我们面对世界时的软肋。叶飞却似乎只有铠甲,没有“软肋”,他对子女的约束严厉到甚至严苛的地步。

“父亲逝世已20年,年少时有时觉得父亲严厉得有些不近人情,年纪渐长,发现父亲当年坚守的东西如此珍贵。虽然我们都过着普通平凡的生活,却坦荡、自在。”叶飞长子叶小宇说,父亲一生中,都在严格要求他们不能有特权思想,“不搞特殊化”。他上小学初中那会儿,国家经济条件不好,大部分学生都是赤脚上学,父亲便要求他们几个孩子也要赤脚上学。

父亲在主管国家侨务工作后,和母亲严肃认真地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和他们“约法三章”:第一,不得动用父母的关系经商谋利;第二,不准因为私利与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拉关系;第三,最好不要出国留学。叶小宇说,父母对这三点非常看重,而他们严格遵守跟父母的约定,几十年来,他们几个兄弟姐妹,都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参加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来,大家直至退休,也从未打将军后代的旗号。

从1959年第一次到1990年最后一次回乡,叶飞回乡走的,一直是一条崎岖的山区小路,即便1990年,曾任国家交通部长的他,“一句话”就可以修好的路,三四十年他却始终没有为家乡和乡亲们“开口”,直到1999年,那条路才在各方的努力下修好。

其实,叶飞内心深处一直非常关心、关注家乡和乡亲们的发展。他心怀歉意地对家乡人说:“我对不起老区人民,对不起家乡人民,革命至今,也没有为家乡做什么事情。你们一定要努力想办法把路修起来,把村里的经济搞上来。”

讲清廉故事

传播廉洁理念

弘扬清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