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廉故事 | 聆听清廉声音 品味清廉文化(四十二)
2022-06-24

树清廉之心,行清廉之事,做清廉之人,创清廉之校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子对廉洁的诠释。为进一步加强清廉文化建设,特别推出清廉故事专题,以“小故事”引出“大道理”。

习仲勋:

以身作则从严要求子女

习仲勋教子严格是出了名的,他特别注意从小事抓起,培养孩子自强自立、艰苦朴素的品德,尤其不允许有任何的优越和特殊。

三女儿桥桥考中学时,成绩离101中学录取分数线差了0.5分,桥桥的第二志愿报的是河北北京中学。当时101中学表示可以接收,习仲勋却很慎重。

为了不伤女儿的心,他特意让大儿子富平和秘书一起找桥桥谈话。他们很委婉地告诉桥桥:“你硬要进101中学也行,但是,差了0.5分是不合适的。河北北京中学教学质量也不错,现在你自己选择去哪里?”

从小就被父母教导不搞特殊化的桥桥,当即表示就去河北北京中学。习仲勋听后很高兴,同时又提出了一个要求:进河北北京中学就要改姓。把父亲的“习”姓改成母亲的“齐”姓,把家庭成分由“革干”改成“职员”,这样就不引人注意了。

为了让桥桥学会独立生活,尽管学校离家还不到一站路,习仲勋还是让她和别的孩子一样,住校学习。

长子富平是“文化大革命”前中国科技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的高才生,毕业后在陕西户县一个山沟内的国防科研单位工作了13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军后勤学院恢复办学,急需从军内外选调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富平所学专业对口,被后勤学院选中,并迅速办妥了调动手续。

就在富平准备启程赴京报到时,父亲习仲勋却硬是让后勤学院领导撤回了调令。他认为干部子弟应该带头在艰苦的地方工作。

儿子想不通,认为这是正常的工作调动,不是搞特殊。习仲勋就让省委主要领导帮助说服儿子:后勤学院需要科技人才,陕西同样需要科技人才,而在陕西会更好地发挥专长。不能让人说习仲勋刚恢复工作,儿子就调回了北京,这样影响不好。

二女儿毕业于外交学院,熟悉法文。1983年,王光英筹建光大公司,有意接收其到光大工作。

习仲勋闻知后,便当面谢绝了王光英先生的好意,说:“还是不要调她去好。你这个光大公司众目睽睽,别人的孩子能去,我的孩子不能去。”随后他将此事告诉了女儿,女儿委屈地说:“我是外交干部,到光大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改革开放做点事情,有什么不好?”

习仲勋严肃地说:“只要有才能,在哪里都可以发挥。但你是习仲勋的女儿,就要‘夹着尾巴做人’。”

后来,女儿到国际商报社工作,几次安排出国采访,习仲勋知道后,偏要女儿对出国的理由说个明白。

一次吃饭时,父女俩又因此燃起了“战火”。女儿顶撞说:“我是记者,又会外文,出国访问是工作需要,我并不是凭借什么关系出去游山玩水。”

习仲勋忽地站了起来,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高声喝道:“哪有这么多的工作需要?不要什么行为都加上工作的名义!”直到女儿不再理论,并表示今后一定脚踏实地去工作时,习仲勋才放下心来。

习仲勋的妻子齐心也在一篇回忆丈夫的文章中说:“我感激你能够始终如一地严格要求我们的孩子,他们能够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你这位严父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廖汉生:

公器怎么能私用

廖汉生是我国的开国中将,于1911年11月14日出生于湖南桑植。在开国元帅贺龙的领导下,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将领。

全国解放进北平之前,毛主席对所有干部说,大家都顶住了枪林弹雨,好不容易有了光明的未来,但是更要警惕糖衣炮弹,这才是腐蚀人心的最厉害武器。果不其然,后来还是有很多干部倒在了糖衣炮弹之下。但毕竟是少部分,大部分干部的清廉让人动容,这一辈的革命家都有一种精神,是为了人民利益舍小我成全大我,廖汉生将军就是其中一位。

廖汉生是开国中将,因为战争的原因,他和自己的女儿失散了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好不容易才相认,让女儿有了完整的家。女儿知道自己父亲是开国将军,于是就找到了父亲,想让父亲帮忙介绍个工作,其实这样的事情只要将军愿意,办起来很容易,但是廖汉生将军一口回绝了,尽管他对这个失散多年的女儿满心愧疚,没有尽过父亲的责任,但是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当年廖汉生是贺龙的姐姐贺民英游击队里面的一员,而贺龙元帅一家人为革命牺牲巨大,这个姐姐也不例外,贺民英牺牲后他又加入了贺龙的队伍,继续为新中国而奔忙,而贺龙对他也是非常器重和看好,后来将自己的外甥女萧银银介绍给他做妻子。

但是两人新婚没多久就开始了长征,长征没多久他就听说自己的妻子被敌人杀死了,之后他娶了别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国内情况稳定了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萧银银并没有死,还给自己生了一个女儿廖春莲。而廖春莲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北京当大官,所以就来到北京找父亲求一份工作。面对女儿的穷困与哀求,身居高位的他始终保持清廉本色、大公无私,坚持不让地方给女儿安排工作。

他自己觉得新中国刚刚建立,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身为开国将领更是应该以身作则,公器怎么能私用呢?要对得起天下的百姓啊,不能有什么特权,自己的子女也就是普通百姓,应该和大众一视同仁,另一方面,老一辈人的内心都有坚定的信仰,这些信仰让他们不愿意去破坏党的事业,要是以权谋私,那就是违背了信仰,虽说自己对女儿有亏欠,但是女儿不管做什么都是为国家贡献,哪怕是种地也是如此,并没有太大分别。

这是几乎所有老一辈革命家都拥有的高贵品质,他们内心深处只有国家和人民,从来做事情都是公私分明,绝不占用公家的资源。这样的品质让人动容,也是我们后代人最缺乏的,需要大家继承和发扬。